当前位置: 报价大全-汽车频道 > 独家报道> 江淮如何迎接转型?

项兴初:通过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战略迎接转型

来源:网通社 原创 2023-09-28 17:43

卓陆

江淮汽车以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发展战略迎接转型。

导语

网通社快讯 9月28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举办的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在合肥召开。在以“智能汽车产业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的高层论坛上,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以“开放包容、协同创新,促进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为主题,向在场嘉宾分享了江淮汽车对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认识思考,以及江淮汽车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相关对产业发展的建议。

项兴初指出,身处汽车行业深度转型的镇痛期,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快速迭代的技术,江淮汽车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选择了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并举的发展战略。

报价大全

以下是演讲实录

一是关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的认识。汽车产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生态化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其中电动化既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也包括氢燃料电池,但具体的技术路线还在发展当中,并没有收敛。未来哪种技术路线能走出来,还具有不确定性。智能化、网联化向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方向发展,生态化的重点是围绕着车生活、生生意来积聚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价值增值,但这些技术路线也在发展当中。

二是产业边界加速向外扩展。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市场与技术的力量正推动产业边界重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了软件、硬件、通信、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绝不是一家汽车企业或单个汽车行业单打独斗便能完成智能转型的。我们认为需要开放合作、跨界融合发展,来共同推动新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

三是未来汽车产品的形态将会出现深刻的变革。未来的汽车不再是简单从甲地到乙地的交通工具,而是为用户提供基于出行场景的陪伴式情感化、互动体验的第三移动空间。汽车可以看作是智能移动的机器人,也是一个智慧的空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根据使用场景会有很多的创新空间、增值的形态。

四是汽车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未来汽车产业本身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市场,价格战将愈演愈烈,行业内卷加剧,主要受行业规模短期增长的空间有限,同质化的供给、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行业还处于一个出清的阶段,在产业发展的转型期,这也是正常的镇痛过程,但从长远来看,汽车产业仍然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而且产业融合的领域越多,产业的规模也将会越来越大。汽车行业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大产业、支柱产业,我们要坚定信心,找准发力点。

对于江淮汽车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一是战略选择。身处汽车行业深度转型的镇痛期,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快速迭代的技术,江淮汽车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选择了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并举的发展战略。首先,自主发展是核心,只有自主业务发展好了,才能让企业长期立足于行业,未来我们将坚持做强做优商用车,聚力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大力度巩固轻型车、皮卡MPV等业务的优势,围绕这些核心业务强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开发与核心资源的掌握。助力发展实现更大的转型。

二是开放合作发展是赋能和互补,一方面整车领域的合作我们将与大众持续深化合作,大众安徽工厂建设和产品开发在加速推进,我们将会与大众还在深化自动驾驶、智慧物流方面的合作,与蔚来汽车累计合作生产超38万辆,双方合作正由制造向智链延伸,围绕智能汽车、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全价值链推进创新。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不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化的合作布局。2022年江淮汽车联合中信科智联发布了融合高精度定位+5G通信+V2X的通信域控制器,在江淮汽车多个车型上完成了搭载和功能验证,并应用在大众安徽智慧物流项目当中。通过运用车路云协同技术,明显提升了物流效率,并降低了车辆的能源消耗,我们和中科星驰合作的自动驾驶汽车昨天正式在合肥骆岗中央公园正式投入试运营。

此外,我们与科大讯飞、华为、中科创达、腾讯等科技企业在汽车智能化研发领域形成全面、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包括今天参会的百度、地平线等等进行协同创新,相互赋能发展。

关于发展路径,首先业务要转型。对于江淮汽车来说,当前正在加快各业务项智能新能源方向的转型发展,轻型车业务方面推进燃油、混动、纯电、氢能四条技术路线的有序发展,并在行业内率先在轻型车当中推出了混合动力的轻型卡车。此外,江淮的1VAN封闭式物流车品牌推出了三大系列产品已经上市。同时,要加快构建智能纯电的专属轻型车物流平台,并且预研无人驾驶的物流车。未来将布局更多应用场景,这些轻型物流车的解决方案。

在重型车业务方面,我们将积极推动纯电中卡、换电重卡以及氢燃料电池重卡,并与DEEPWAY、智加科技等企业在智能纯电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皮卡业务方面,加快新能源产品全新一代平台的预研工作,借助生态合作伙伴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生态上的赋能,提升皮卡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历经九代技术、四代产品,积累了领先的三电核心技术,并推出了智能纯电的DI平台,首款产品钇为3已正式上市。同时,已实现了车联网3.0全系车型的应用,L2+级智能驾驶功能量产,L3级驾驶功能开发完成,以及L4智能驾驶的常态化示范运营。

技术要聚焦,在智能网联领域将加大新技术的预研布局,增强作为整车企业的集成开发能力,基于对用户体验的深度理解,在与一流技术合作伙伴的技术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打造江淮汽车人车互动的专属平台,我们将持续深耕车路云协同技术,探索复杂场景下的车车协同驾驶、车路协同驾驶,通过车路写能赋能单车智能,解决单车智能的长尾问题,降低高阶智能化的单车成本。

模式要创新,要积极推进营销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做好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型的商业模式创新,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提升服务用户的价值。

关于支持智能汽车发展的相关建议,他提出,第一,加快车路云协同路侧基础设施,针对车路云协同方面需要政府层面协助解决示范区的部署、示范生态资源的构建、示范法规落地,以及围绕示范运营的测试、安全、补贴等相应的保障,围绕智能的路、智慧的路、云控的平台,需求政府层面协助同步的铺设,增铺建设路侧基础设施及运控平台,保证智能运营技术安全和健康地发展。

第二,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智能网联技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跨界融合,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大,为进一步理清人工智能、5G、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共性技术、关键专项技术、资源性要素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建议:

一是组建国家级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业联盟,积聚优质资源,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开发,推动平台技术的成果共享,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聚集高技术、高科技的人才,分工跨专业协作。其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发挥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基本原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引领作用,企业提出揭榜挂帅的创新项目,牵头推动产学研用产业链的有效协同创新。

二是依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在高校资源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引入规范,在高校孵化、省级国家级重点研究实验室,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类复合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人才双向互聘机制。

三是强化高新技术零部件共性和基础技术的共享支持。一是注重共性技术和基础性技术的共享发展,有效减少因重复投资等现象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二是在相关行业标准法规制定方面要加强各企业间技术的合作,尽快实现新技术产品的规范市场化,以市场化来促进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三是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联合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团体标准,并支持将行标、国标乃至国际标准进行迭代,以点带面,加快培育国际行业的竞争力,抢占关键领域话语权,也就是在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新发展时期,整个产业链整零合作关系将会重构。

(图/文 网通社 卓陆)
文章标签: 江淮集团 转型 责任编辑:奚筱林
0条评论

江淮A5 PLUS

进入频道>>
江淮A5 PLUS 询底价

6.58-8.58万

品牌:江淮瑞风

级别:紧凑型车

参配 文章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