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汽车通过对比发现,12款车型的实际油耗水平都会不同程度的高于工信部油耗。大众品牌与日系车的实际油耗与工信部油耗差值均属于最小之列,韩系车较高,福特最高。由此或可做出推断,大众在中国暂不存在通过调整测试样车使工信部认证油耗“过低”的“不规范”行为。
导语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大众)的“排放门”还远未走到终点。11月9日,德国《星期天图片报》报道,多名大众工程师承认,由于难以实现大众2015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的目标,只好通过调高胎压,并在机油中混入柴油等方法减少车送检辆的燃料消耗。
此前,大众于11月3日发布了一则题为《大众承认在关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的声明,表示“经内部调查现确认,在为车辆型号核准进行的二氧化碳值测定中存在不规范行为。目前大约80万辆车受到影响。预计造成20亿欧元经济损失。” 4日,德国运输部长亚历山大·多布林特表示,大约9.8万辆大众汽油车存在“错误的”二氧化碳尾气排放,运输部将对大众汽车集团采取新的严格措施。
二氧化碳值测定“不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大众官方声明还是运输部长的发言,都未使用此前柴油车软件作弊时,“做手脚”、“欺骗”、“造假”等定性词汇,而是使用了“不规范”和“错误的”以形容此次二氧化碳值的测定问题。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这次暴露出的“不规范“行为与之前的软件作弊是有区别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一位多年从事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业务的人士对中商汽车说,在汽车油耗方面,欧盟实行形式认证制,厂家把新车交给相关机构检测认证,之后管理机构会从厂家那里随机抽取若干辆车做油耗标准与送检车辆“一致性”的检测,发现问题再做处理;美国实施的是厂家申报制,政府不对厂家报上来的新车油耗指标做认证,只做备案,但此后会抽查,发现问题再做处理。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向中商汽车表示,大众此次通过自查发现并暴露问题可谓壮士断腕。“这给了外界一个印象,大众要不惜代价痛改前非,摆出认罚认栽的姿态,本身也是挽回信誉的一步。同时这种做法本身可能还有另一层意味。显然,大众在技术上绝不次于任何竞争对手,连大众都需使用不规范行为以实现目标,那么其他品牌厂商又能否独善其身?因此不排除大众通过自查暴露出问题,希望将对手拉下水。因为通过调整送检车辆状态以获得更优油耗数据已是行业‘潜规则’,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量产车辆和送检车排放数据完全一致。”
中国的大众汽油车“规范”吗?
由于此次“不规范”行为涉及大众汽油车,自然引起媒体和业界对大众汽油车在中国市场是否“规范”的广泛猜测。
据了解,与欧洲类似,大众在中国的油耗数据也是经过官方认证的。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的《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办法》,汽车厂商为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测试车辆,检测机构检测车辆在“模拟市区和市郊工况循环下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并用碳平衡法计算燃料消耗量”。而工信部则对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油耗数据进行认证,最终形成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中的油耗数据,其中包括人们所熟识的综合油耗。
尽管使用国际通行的测试方法,但“人为”因素也让工信部的油耗数据不那么可信。2014年3.15晚会上便爆出了有汽车厂商通过调整测试样车状态和测试过程人为放水等方式造假工信部油耗数据的事件。
由于在中国没有专业机构提供有关工信部油耗与实际油耗对比的调查报告,为判断大众汽油车油耗数据在华是否规范,中商汽车只能通过对比汽车之家认证车主提供的实际油耗,以获得判断。汽车之家作为垂直类汽车媒体,掌握有大量经过实名认证的车主资源,不同于“水军”,认证车主提供的信息可信度更高。
在汽车之家网站的车型对比项中,中商汽车选择了选择德、美、日、韩系,A0/A/B三个级别的各四款主流车型进行对比:同一级别,工信部油耗数据接近,最重要的是有100名以上“认证车主”参与油耗平均值测算。最后一个条件很困难,记者花了很大功夫,很多车型由于“认证车主平均油耗”不足百人,只好放弃。
中商汽车通过对比发现,12款车型的实际油耗水平都会不同程度的高于工信部油耗,这当然与车主不同的驾驶习惯、路面状况和车况等复杂因素有关。但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品牌与日系车的实际油耗与工信部油耗差值均属于最小之列,韩系车较高,福特最高。油耗差值在工信部油耗的占比情况,也更明显的反映出这一现象。由此或可做出推断,大众在中国暂不存在通过调整测试样车使工信部认证油耗“过低”的“不规范”行为。
当然,这是中商汽车做出的初步结论。要得出确切的结果,还需要更多丰富的样本数据对比。中商汽车也期待有更专业的调查机构给出更具说服力的对比调查结果。
上述业内人士同时向中商汽车表示,通过对比数据可以发现,如果大众在中国存在这样的“不规范”行为,那么差值更大的企业则“不规范”更甚,由此将引发全行业的挑战。
对于大众是否可能通过修改车内油耗数据和公里数显示情况,以达成更低实际油耗的可能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当下GPS的应用已非常普遍,车主可轻易获得第三方提供的行驶公里数,只需与自己的加油情况对比,即可获得实际的油耗,而无需以来车内数据显示。“在几百万车主这样的大基数之下作假,是十分容易被发现的。”
20亿欧元损失
尽管大众在中国尚未显示存在“不规范”行为,但在其他市场的经济损失或仍难以避免。
2014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司法部向同属于现代汽车集团的现代和起亚开出了共计3亿美元的罚单。由于在经销商展示的车窗标签上夸大了燃油经济性,现代和起亚需缴纳1亿美元的民事罚款,并被罚没2亿美元的监管信用额度以了结长达两年的调查行动。
2013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发现福特汽车利用油耗检测规则漏洞,虚标混动车C-MAX的油耗,导致实际油耗数据与厂家公布的数据不符。为此,福特汽车被处总额高达1760万美元的赔偿。
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企业官方数据与实际排放不符,大众欧洲消费者将被征收二氧化碳计税差价。大众已向欧盟财政部告知,所有涉及的消费者需要额外支付的税费都将由大众买单。而大众也在声明中表示,(二氧化碳值测定不规范)预计造成20亿欧元经济损失。
目前欧盟限值汽车二氧化碳平均排放为130每公里。到2021年,这一限值将达到95克/公里。
大众还在声明中表示,董事会与监管部门已就二氧化碳问题立即展开沟通,直到现在尚未完全澄清事实真相,正在对随之而来的法律和经济后果进行评估。(网通社 2015年11月10日 发自北京)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