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报价大全-汽车频道 > 行业评论 > 反垄断了,经销商“小病大修”该谁管?

反垄断了,经销商“小病大修”该谁管?

来源:国际商报 2015-03-20 09:46

何仑

央视315晚会揭露三个汽车品牌4S店“小病大修”的问题,并称占被调查经销商比例的73%,这一方面引起了消费者的愤慨,另一方面,这种违反常规的“钓鱼式调查”及其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结论,也招来了一些品牌授权经销商和业内人士的强烈反驳。但小季和老边关心的是问题的另一面。

导语

央视315晚会揭露三个汽车品牌4S店“小病大修”的问题,并称占被调查经销商比例的73%,这一方面引起了消费者的愤慨,另一方面,这种违反常规的“钓鱼式调查”及其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结论,也招来了一些品牌授权经销商和业内人士的强烈反驳。但小季和老边关心的是问题的另一面。

小季: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北京奔驰都在第一时间出来说要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这显然是要挽回品牌形象的损失。

老边:这些厂家胆子够肥的,都反垄断了,居然还敢来管束经销商?按中国目前的反垄断逻辑和那些专家学者的说法,经销商和厂家应该是“平等关系”,谁管谁呀?不仅价格限制,连厂家向经销商发出商务政策、通函、资讯、通知等常见的单方行为,也都属于“纵向垄断”,如果对经销商“小病大修”进行处罚,那就铁定是垄断了。

小季:您这不是恶心那些专家学者吗?当然,经销商该由谁来管的确是个问题。我注意到,315晚会上说别的问题,最后都有工商局、质监局、药监局的人站出来表明“这事归我管”,说经销商的问题时,这些人都消失了,貌似只有主持人想管管。

老边:你也看出来了,这很有点意思。央视没有说明这事该由厂家来负责、来管,可以理解为前一段央视反垄断反得昏天黑地,把厂家和经销商的“平等关系”说绝了,所以现在不好意思出尔反尔,让厂家出面来管;而厂家也看到了机会,借此通过“表态”来向世人表明,经销商还是要由我来管。

小季:但厂家有人私下跟我说,他们也很纠结、很无奈:不管吧,不仅是害怕别人说你不负责任,更怕品牌形象受损,客户流失;管吧,又怕媒体说你是“纵向垄断”。

老边:这跟价格问题类似:经销商降价你限制是垄断,经销商加价你不限制,就是黑心。总之是要你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这正是迄今为止汽车反垄断的尴尬之处——传统的游戏规则被打破了,新的游戏规则还没有形成。

小季:但一直有媒体和专家说,应该废除《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像欧美那样,让经销商彻底脱离厂家的约束,来提高竞争效率。

老边:这或许是汽车反垄断争议中最不负责任和无知的说法。

美国有《联邦汽车经销商特许法》,欧洲有《(汽车业)限制竞争免责条例》(BER),都是针对汽车流通领域的“特别法”,不仅比我们的《办法》更高级,更具有强制性,而且优先于“普通法”。就因为汽车太特殊,在街上随时有可能变成杀人机器,原因可能是故意犯罪,可能是操作失误,也可能是车辆系统或部件失灵,事关公共安全和驾乘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必须严格管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玩的。公安部专门设立车管所,跟踪管理汽车销售、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也是这个道理。总之,我国的《办法》不仅不该废除,而且应该升格为像欧美那样的汽车销售特别法。

现在,新的《办法》还没出台,另外也已经有相关机构提出中国应该制定汽车特许经营法,在这些问题上,利益相关方还在博弈之中,新《办法》出台估计至少还要半年时间,汽车特许经营法制定、通过、实施更需要至少3年时间,中间的空档期不能没人管,不能说现行的《办法》已经作废了,否则,在这种浑沌中最容易受伤的是消费者。

小季:那您认为经销商到底该由谁管?

老边:说起来很简单,涉及法规的问题由政府监管,业务的问题由厂家来管。关键是厂家管到什么程度,这是需要讨论、调整的。

以美国为例,立法者很清楚,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复杂的制造工艺、巨大的设备投资、售后服务的技术培训、安全和环保的苛刻要求、品牌的独占性以及竞争的残酷性等,决定了厂家在销售渠道中要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另外,美国的立法者很讲究对利益相关方“机会行为(缺乏诚信、投机取巧)”的“监督成本”。特别是经销商,在面对具体客户时,更容易表现出能捞一笔就捞一笔的“机会行为”,而厂家则更倾向于消除“机会行为”,因为品牌是自己的,“机会行为”给品牌带来损失远大于从中得到的收益。所以,在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事情上,要让占有主导地位的厂家来监管经销商,如果这种监管属于“纵向垄断”,也可以免责(参见《美国汽车企业营销渠道管理》http:///link?url=Kcyay7AFnmBPw5bLQ2e6CDR00yyzGU2tf2Qa5j5bavZsafwwAWBLx_FJy0iV1gIGWPR3WtfR80jV6WrwtLhUSaKjp-CNTBoJPUmu2-xFI97)。而如果让政府来监管几万个经销商,不仅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成本也远远大于主要监管几个厂家的成本,政府就可能越做越大,越管越多,让纳税人支付更高的代价,也更容易滋生腐败。这很值得我们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参考。

当然,经销商的话语权应该提升,关键是提升到什么程度,与欧盟或美国接轨吗?听起来很美,但要真的与欧盟或美国“接轨”,你就要在相关法律、信用体系、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等方面“一并接轨”。否则,经销商少了厂家的管理,也缺乏相关法律和信用体系的约束,政府有多大本事来接管由此带来的各种麻烦,保护消费者利益?

小季:这么说交通部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老边:交通部的路政管理、对收费公路的管理、对出租车的管理等等人们有目共睹,部长大人在人大上对相关问题的强硬表态也自有公论,现在要以这个《办法》全面介入号称“万亿规模”的汽车维修领域,我只关心两件事:一是千万不要让《办法》及其实施单纯成为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再分配,而让消费者利益受损;二是要特别防止让这个市场成了有关部门的僧肉,成了腐败的温床。(《国际商报》2015/3/19)

文章标签: 经销商 垄断 责任编辑:陈旭明
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大众全新CC增混动版 轴距大幅提升(图)

大众全新CC增混动版 轴距大幅提升(图)

在本月,大众集团发布了一款全新概念车型SportCoupeGTEConcept,这款概念车的量产版本定位在帕萨特与辉腾之间,同时该车有望成为大众CC未来外形设计的借鉴方向。同时该款概念车的轴距相比现款CC而言明显加长,并搭载了全新研发的插电混动技术,而上述信息均有望在未来量产版车型上有多体现。近日网通社从海外知名媒体Worldcarfans了解到,全新一代CC将于2016年下半年亮相,并将搭载多款涡轮增压引擎。

陆宏伟 2015年03月18日
大众在华利润增长超2成 年内将推C级车

大众在华利润增长超2成 年内将推C级车

大众汽车集团在过去的2014年实现了全球超过1,020万辆的整车销量,完成了近2,025亿欧元的销售收入,营业利润达到了127亿欧元。近日,大众汽车集团CEO马丁•文德恩在接受网通社采访时表示:“2014年,中国两家合资企业的股权利润达到52亿欧元,同比增幅超过20%。由于中国两家合资企业的财务业绩均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因此未纳入大众汽车集团销售收入与营业利润。”也就是说,该集团在去年的总营业利润实际上达到了179亿欧元。此外,大众品牌有望在今年年内推出一款全新C级车,进一步促进利润的提升。

孙琦 2015年03月17日
大众集团推6款新能源车 电动保时捷领衔

大众集团推6款新能源车 电动保时捷领衔

在去年10月份召开的大众新能源车发布会上,大众集团官方公布了将在未来4年内向中国引入20余款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并力争在2018年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近日,网通社从芬兰媒体worldcarfans获悉:大众集团将推6款全新新能源汽车,涉及多个品牌。其中保时捷旗下的全新纯电动车有望在2019年推出,其竞争对手直接瞄准特斯拉ModelS系列,一经推出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孙琦 2015年03月16日

大众凌渡

进入频道>>
大众凌渡 询底价

14.39-19.09万

品牌:大众

级别:紧凑型车

参配 文章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