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公司特约驾驶员马里奥·波尔特罗涅里回忆道,1960年秋天,创造了一系列意大利蒙扎纪录的单座跑车1000有两台。这款以“长尾”闻名的跑车已销声匿迹数十载,近日却现身于私人收藏。
导语阿巴斯公司特约驾驶员马里奥·波尔特罗涅里回忆道,1960年秋天,创造了一系列意大利蒙扎纪录的单座跑车1000有两台。这款以“长尾”闻名的跑车已销声匿迹数十载,近日却现身于私人收藏。
有跑车与驾驶员马里奥·波尔特罗涅里合影的两张彩色照片,再加上跑车单独出镜的几张黑白照片,见证了菲亚特阿巴斯1000宾尼法利纳(Fiat Abarth 1000 Pinin Farina)的辉煌。1960年9月28日至10月1日,这款汽车成为了意大利蒙扎的耀眼主角。当时,它以“长尾”而闻名;因其造型优雅,还获得了“公主”的美称。
在9月的最后三天,九位驾驶员轮流试驾,为阿巴斯公司创造了国际新纪录,涉及到12小时、2000英里、24小时、5000公里、5000英里、48小时、10000公里行驶等多项数据。后来,翁贝托·马里奥里也加入了驾驶员团队,他们继续执行任务直到10月1日,又成功刷新了72小时行驶的纪录。
然而,透过展现跑车辉煌年代以及近期相关报道的照片,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台不一样的汽车。当然,它还是一款由宾尼法利纳参与设计的流线型单座跑车,但从外形上来看,车身有所降低和缩短,车头的部分有所延长,并配有前灯。这款跑车曾多次在大众面前亮相展出,例如在阿巴斯展台、1968年都灵车展甚至2014年米兰经典车展都有它的身影。或许正因它在米兰车展上大放异彩,才真正成就了那些由它创造的新纪录,并使它成为了镜头前当之无愧的宠儿。
照片中呈现的跑车明显更加美观,但在效能上或有减弱。1966年3月7日,当时的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朱塞佩·萨拉盖特参观了宾尼法利纳工厂,在当天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就有我们这位“主角”的身影;此外,它还出现在另几张未注明拍摄日期的官方照片之中;之后,它便销声匿迹了。
几十年来,没有人知道它终于何处或售予何人。直到最近,摄影师皮奥特·德格勒终于在私人收藏中寻到其踪影。“过去,我用镜头记录了许多意大利历史大事件,”他说,“而这台创纪录的跑车不知消失在了何处,这么多年我都在苦苦搜寻。
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跑车现有车主给予的特权,使我能够进入他的车库进行拍摄,让这台奇迹般的跑车在声名远扬的历史事件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蜿蜒而修长的车身线条让人联想到汽车联盟(Auto Union)在战前生产的那些流线型汽车,它们也曾赢得大奖赛、创造新纪录。不过,由于研发人员借助都灵理工大学的风洞对新款跑车进行了调整,它们在空气动力学的效能方面明显有所提升。
毋庸置疑,这款阿巴斯跑车是1956-1960年间刷新纪录的所有跑车中外形最为美观的。卡罗·阿巴特(Carlo Abarth)极其看重多项新纪录的创造,借此便可以展示由他精心打造的发动机是多么强大、多么可靠。
从当年的照片可以发现,1960年时,汽车前引擎盖上的FIAT标志有三色旗缎带作为装饰;而如今这台重现于世的跑车虽然不再拥有这个特征,但看上去依旧保持了其原始形态。汽车尾部几大LOGO的位置以及Pininfarina的标志性字样也与1960年呈现的图像不太一样。
不过,若是与完好无缺的车身一对比,上述差异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跑车的铝制车身为纯手工打造,没有一处凹凸不平的地方,甚至连一丝凹痕都不存在。驾驶室亦保持十分完好的状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半圆形的方向盘,它为驾驶员在这一方狭小的天地里腾出了更多空间。
正如德格勒表述的那样,这台跑车似乎从1960年10月1日起便没有再启动过。无论如何,其机械构造依然保持着完好无损的状态。
从官方数据来看,这部跑车轴距1785毫米,车身长4500毫米、宽1550毫米、高1200毫米。汽车中后部配有菲亚特600(Fiat 600)式的四缸发动机,排量为982毫升,压缩比10.8:1,两台体积两倍大的汽化器为双轴发动机提供动力。这台单座跑车以其108马力的功率和8000圈的转速,可达到220千米/时的速度。
车尾加长
相比菲亚特阿巴斯宾尼法利纳于1960年生产的两台跑车,这部样车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便是加长的汽车后悬。此外,车身的侧面高度也有所降低。车尾两侧设有小口,使汽化器能够更好地与空气接触。
风洞中精心打造
一直以来,宾尼法利纳都因其在车身设计上严谨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而闻名于世。这回也不例外,公司将这款跑车放到都灵理工大学的风洞进行车身结构的调整、校准。在下一页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封不动的发动机和驾驶室;右上角则为60年代的珍贵老照片。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