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三种类型的青年,一个普通的、一个文艺的、一个屌丝的。三种类型,比较他们的过程很让人愉悦。三款豪华紧凑级SUV,由于定位消费群体相近,可能并不像三类青年那样有着明显的不同,但选择起来同样会让人迷惑不解,究竟该如何选择?
导语经常听到有三种类型的青年,一个普通的、一个文艺的、一个屌丝的。三种类型,比较他们的过程很让人愉悦。三款豪华紧凑级SUV,由于定位消费群体相近,可能并不像三类青年那样有着明显的不同,但选择起来同样会让人迷惑不解,究竟该如何选择?
撰文/杨海波,摄影/孙成龙
“自由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三类青年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普通青年:“自由就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远行”。文艺青年:“自由的味道,温暖、奔放,微风中,徐徐而来,静好”。屌丝青年:“能当饭吃么?”
就是这样,同样的问题总会有着不同的答案,选择的结果也会大不相同,尽管给出的选项从根本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X1 xDrive28i、Q3 35 TFSI四驱豪华版、GLA260 4MATIC运动型,这三款无论从定位到性能或是价格都有着极为相似的感觉,本刊的三位青年编辑手捧着咖啡畅聊了半晌,也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索性抓起车钥匙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体验远行。
城市中,实用为王
紧凑型SUV所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城市中使用是非常方便的,更高的坐姿、更佳的视野、更宽敞的空间以及更充足的装载能力,当然还有适中的“体型”,应对拥堵的交通环境和紧张的停车位,过大的尺寸会让人觉得开起来很麻烦,而最为重要的乘坐舒适性也成为了我们这三款车型比拼的重点。
在汽车设计越发成熟的今天,合理的车内结构划分在通过不断创新,来刷新我们的认知,外观长而大的车不见得内部空间和乘坐舒适优秀,外观尺寸小的车型也未必不会很舒适。
在这三款紧凑型豪华SUV中,BMW X1最早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2012年国产移植自E90平台,以运动休闲旅行车的全新定位开辟了在当时全新的细分市场,在三款车型中也是外观尺寸和轴距最长的车型。基于后驱平台打造的四驱车型本身受到发动机位置和传动结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内空间布局,特别是后排中央的腿部空间是很难以处理的。不过尽管X1的外观尺寸并不是三款车中最宽或是最高的,但是X1仍旧不负众望,有着最为宽敞的后排空间,乘坐感觉也是最为轻松惬意的。
2013年国产的奥迪Q3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稍晚了一些,并且成为奥迪与前者抗衡的杀手锏。这款车型源自大众汽车著名的PQ35平台,外观尺寸在三款车中是最高和最宽的,然而它的轴距却是最短的。由于采用了全新的简洁内饰设计风格,Q3车内的视觉感受是最让人感到舒服和轻松的。车身高度的优势带来了充沛的头部空间,在车内后排的压抑感也是最不明显的。同样,这一优势还带来了最为宽阔的驾驶视野,也让Q3的驾驶姿势更像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SUV。看起来官方的宣传keyword“心之所向,超越心之所想。重塑都市高档SUV新价值”也并非空穴来风,几乎所需要的电子配置和功能都可以在Q3之内寻到端倪,这也是奥迪的强项之一。
梅赛德斯-奔驰GLA是三款车型中最年轻的,2014年国产登陆中国,并且打出了“天生无畏”的宣传语,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诞生自MFA前驱平台让它在设计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发动机位置可以尽可能前移从而为内部空间腾出了不少可供发挥的余量,相对较长的轴距以及基于前驱打造的适时四驱系统,让它乘坐起来感觉更趋近于前驱轿车。它还有着三款车型中尺寸最大的轮胎,外观尺寸也是其中最为短小精悍的,这让GLA的视觉重心感觉最低,而实际上它有着三款车型中最高的标定车速,达到了230公里/小时。不得不承认它的乘坐空间是三款车型中最局促的,但是GLA的前排座椅可前后调整的余地是最大的,而且它的座椅包裹感是三款车型中表现最优秀的。
除了X1最宽敞、Q3实用性最强、GLA包裹感最优的结论之外,乘坐体验的比较中,Q3的舒适感最充足,在通过颠簸时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它的悬架系统在压缩到回弹过程中,处理得最为细腻,这让乘客或驾驶者都会感觉到欣慰,也为Q3赢得了加分的机会。
远行中,性能至上
操控表现方面GLA有着足够的优势,它的悬架系统相比Q3的细腻来说甚至达到了粗暴的程度,在通过较大幅度的颠簸时甚至能听到来自悬架系统剧烈冲击的声音,实际驾驶起来也会让人感觉非常强硬。连续多弯的山路中这样饱有路感的设定就会让我感觉到很有信心了,过弯时强有力的支撑和较高的过弯极限都会让它开起来很有乐趣,而Q3的转向不足特点就会被这种路况所放大进而显现出来,高车身所出现的侧倾也同样比较明显。我原本以为X1会在操控体验中更胜一筹,毕竟以操控见长的BMW总有一种给人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事实是X1的最长轴距确实影响到了操控体验,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操控表现和运动性能是两项截然不同的主观体验指标,SUV车型的操控表现本身由于车型的原因就注定了不能以过于苛刻的标准去衡量,在这一轮比拼中GLA的尺寸劣势变为了操控上的优势,再加上比X1和Q3都要沉稳而精确的转向以及车身回馈的灵敏还有优秀的循迹性表现,胜出无疑。而X1的转向和随动表现有着很鲜明的德系车型特点,转向力度适当偏向于沉重,操控很中规中矩却同样有着较高的过弯极限。Q3转向更多地体现在了灵活上,车身的表现就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紧凑了,不过整体看来还是有着能和X1平分秋色的机会。
动力方面三款车型都采用了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排量上相差并不明显,最大功率从高到低排名依次是X1 xDrive28i、GLA 260 4MATIC、Q3 35 TFSI quattro,而最大扭矩方面Q3要稍低一些,X1和GLA数据相同,但是GLA的峰值扭矩爆发时间点要比X1的转速更低一些,在初段的加速感会稍微明显。
三款车型中只有X1匹配了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而其它两者均采用7挡变速箱,三者都配有运动模式,除了X1之外都带有换挡拨片,GLA的换挡拨片样式漂亮,手感非常细腻。而X1则采用了拨挡切换运动模式和挡位,相对要传统一些。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让X1的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达到了6.5秒,综合初段、中段以及后段的加速表现来看,它整体非常符合BMW的运动定位。
除此之外,紧凑型SUV的城市通过性也是在日常驾驶中会经常遇到的情况,比如通过较大幅度的颠簸和停车时上个台阶的时候,较高的通过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GLA的通过性出乎我的意料,大尺寸轮胎配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接近角和离去角。另外,尽管它是三款车型中唯一没有配备陡坡缓降系统的车型,但是实际在郊区的轻度越野路况条件下,GLA的表现并不比另外两款车型差,对于这样小巧的SUV来说,实属不易。
购买中,外貌占优
外观设计的比较确实是一件让我感到无奈的事情,很多“外貌协会”的消费者会仅凭这一点就PASS掉硬件实力不俗或真正适合实际使用需求的车型,不过用反向思维想一想,就像选择普通青年或者文艺青年还是屌丝青年的道理一样,无论怎样选择,谁也不会把最丑的留给自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
同时将三款车静静地摆在那里,我相信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审美疲劳,因为它们都有着极为鲜明的标志性特点。稚嫩的GLA很会抢“风头”,车侧丰富而具有表现力的线条,代表着年轻时尚的“面容”和“小翘臀”,这无疑充满了诱惑力。X1更像是天生的“运动型男”,有着紧实的肌肉和宽阔的臂膀、坚毅而炯炯有神的天使眼,相比“小鲜肉”多了一份真诚和气魄。Q3更多地带来了成熟和稳重的感觉,却并没有那种历经沧桑的老态龙钟,它的亲和力中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小鲜肉、型男、暖男,它们虽然性格迥异却在精神上和灵魂中有着相似之处,也许真正在选择的时候,更多地反映出了你内心中所具有的那种气质。不过友善提醒一句,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一句经典广告语“牡丹虽好,还要爱人喜欢”。(网通社 2015年6月13日 北京报道)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