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back 35 TFSI 进取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进取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进取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进取致雅型 Sportback 35 TFSI 时尚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时尚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时尚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时尚致雅型 Sportback 35 TFSI RS套件燃速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RS套件燃速型 Sportback 35 TFSI 豪华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豪华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豪华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豪华致雅型
2014年中国车市呈现先热后冷的局面,车企高管也随之变动的更加频繁。车企高管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掌舵人,频繁密集的人事变动反映出汽车企业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轨迹。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如走马观花般换帅的车企既包括劳斯莱斯、保时捷、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洋品牌,也包括东南汽车、北汽集团、观致汽车这样的本土车企。网通社通过梳理这一年来的车企高管人事变动,发现有136副总级别以上的领导职位发生变动。一方面车企高管频繁跳槽是在追求更高、更宽广的舞台以实现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车企也在寻找最佳领路人以实现开拓市场的重任。
导语2014年中国车市呈现先热后冷的局面,车企高管也随之变动的更加频繁。对于汽车企业而言,高管是发展方向的掌舵人,频繁密集的人事变动反映出汽车企业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轨迹。在过去的一年中,换帅的车企既包括劳斯莱斯、保时捷、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也包括东南汽车、北汽集团、观致汽车这样的自主车企。网通社通过梳理这一年来的车企高管人事变动,发现有136位副总级别以上的领导职位发生变动。可以说,一方面车企高管频繁跳槽是在追求更高、更宽广的舞台以实现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车企也在寻找最佳领路人以实现开拓市场的重任。
德系品牌人事变动
在中国市场处于第一集团的德系企业依然维护着自身的霸主地位,短期内很难有企业能够撼动德系三强的地位。其中宝马在今年年中一次任命了5位副总裁,足见宝马对于管理体系的灵活掌控。对此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先生表示:“我们现在增设第五个区域办公室,在不久可能还有第6个,我个人非常支持这样一个方向,我们要通过这样来改变,以实现更高的销售管理工作的质量。”大众汽车在明年更换主帅之前,调整了部分管理岗位,相信也是为明年重大人事变动做的一次提前准备。
英系品牌人事变动
拥有丰富经验的原戴姆勒东北亚副总裁、奔驰中国副总裁,现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公关传播负责人王艳加盟捷豹路虎,她的相关经验会对捷豹路虎在中国推进其与合资公司的渠道整合带来很大帮助。此外,年仅37岁的李龙先生2007年加入宝马集团,先后负责多个区域的销售管理工作并曾负责宝马汽车进口业务台湾办事处。李龙先生现任宝马中国北区销售副总裁,在离开宝马后加入劳斯莱斯。
美系品牌人事变动
特斯拉两位中国负责人均仅任职一年,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关键时刻,连续出现重大人事变动,对其未来在华发展有不小影响,作风低调的朱晓彤将为特斯拉带来重大改变。通用汽车方面,技术出身的通用中国总裁钱惠康拥有非常理性的头脑,华裔背景,以及丰富的中国经历,这成为钱惠康帮助通用汽车实现2015年在华500万辆总产能目标的重要优势。上海通用汽车2014年11月汽车销量为149,747辆,较去年同期的142,009辆,同比增长5.4%;今年累计销量为1,518,844辆,较去年同期1,386,092辆,同比增长9.6%。面对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在2014年更加凶猛的攻势,上海通用选择了稳扎稳打的战略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意、法系品牌人事变动
东风标致与东风雪铁龙今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销售成绩,这与两位主管销售出身的品牌负责人关系巨大。沃尔沃正在逐步加快中国战略步伐,袁小林于2009年加入吉利控股集团,担任兼并与收购总监,专门负责沃尔沃汽车收购项目。并购成功后,袁小林赴沃尔沃汽车集团总部哥德堡担任董事会秘书兼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加入吉利前,袁小林曾任职英国BP集团及中国外交部。
日系品牌人事变动
相比其它合资品牌,日系品牌这两年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销量屏障,但是日系几家豪华车企是唯一能和德系三大品牌抗衡的合资品牌,雷克萨斯挖角MINI中国副总裁朱江,并担任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显示了他们的雄心。
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近年来,自主品牌发展较为迅速,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与国内汽车工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是直接相关的。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在中低档商用车(客车和卡车)、微型汽车及低档乘用车等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而在代表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高档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等领域,国内企业正在具备一定的整车开发能力。未来在品牌影响力与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领导层人员的不断调整显示了自主品牌渴望加快企业发展速度的需求。(网通社 2014年12月29日 北京报道)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