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突破70万台交付里程碑。
导语网通社访谈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登顶新势力品牌交付量第一,其中海外交付量占比同比提升370%,实现高质量开局。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突破70万台交付里程碑。
2025上海车展期间,小鹏汽车携多款车型及前沿AI科技成果惊艳亮相,展示了一系列以 “AI+电动+具身智能”为核心的前瞻技术,构建起“地上、空中、终端”三维技术生态。
车展首日,小鹏P7+推出超长续航Max旗舰版,售价20.88万元,搭载5C超充AI电池,配合小鹏S4超快充电桩,仅需10分钟就能补充420公里续航;2025款小鹏X9正式开启交付,并举办了全国首批车主交付仪式,截止4月23日,小鹏X9上市仅7天,在内地获得了6000台的订单量。
车展期间,⼩鹏X9产品负责⼈罗杰、⼩鹏汽⻋P/G系列产品负责⼈Nick,两位产品经理与网通社等媒体展开沟通交流。
关于小鹏X9的产品规划,罗杰回应:“X9超电,应该是小鹏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于国内来说,超电或者增程应该是新能源的⼀个重要补充。站在这个⾏业⼗年新能源发展趋势来看,纯电是⾮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因为它是驱动⾏业技术改变和⽤⼾⽤⻋使⽤习惯变化的⼀个重要驱动因素。现在的混动、增程也在往更像纯电的⽅式在转换。”
对于“超充竞赛”趋势,Nick表示:“可能下⼀阶段整个纯电动⻋会实现的就是,⽐⽅说燃油⻋加⼀箱油⽤多⻓时间?我们做过测算,基本要五六分钟的时间。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10C基本上就是5分钟左右的时间。后续整个⾏业发展不仅仅是10%到80%的充电效率,可能下⼀步就是80%到90%、90%到100%,可能全⽅位地去提⾼。”
以下是访谈实录:
1、2025款X9不久前在⾹港发布了,刚才发布会上⼩鹏也说订单量⽐较不错、现在可能有7500台以上。业内预期其实我们接下来会发布⼀款增程或者超电版本的X9。
想问的是就是,相⽐之后的超电版本X9,我们现在在售的纯电版本的X9,它有什么差异化的优势或者价值?然后我们具体在产品上是怎么实现的,谢谢。
罗杰:超电X9,就是包括我们公司下半年Q4超电的计划,之前也跟公众有⼀些透露。回到X9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超电应该是我们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于国内来说超电或者说咱们通常说的增程应该是新能源的⼀个重要补充。其实我觉得从站在这个⾏业⼗年新能源发展趋势来看,我觉得纯电是⾮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因为它是驱动⾏业技术改变和⽤⼾⽤⻋使⽤习惯变化的⼀个重要驱动因素。包括我们看到现在的混动、增程也在往更像纯电的⽅式在转换。这是关于第⼀个问题的。
第⼆个问题就是,关于2025款X9的优势,我觉得它的⽣命⼒、⽣命周期会⾮常强。为什么我会这么讲呢?就是第⼀个⼤家可以看到,我们这⼀次提出了⼀个叫“百度电超⻓安全续航王”的称号,⽆论是5C磷酸铁锂还是3C三元锂,我们都在围绕这个⼀百度电去做极致的⼀个⻓续航,包括能耗的⼀个极致。展开的来说:
(1)我们本⾝在C级MPV、新能源MPV等级⾥⾯,在2.5吨-3.0吨之间的这些MPV⾥⾯,我们是轻量化数量做到最强的。数量最强虽然也增强了底盘⾼级感,增强了NVH,但是我们在能量流上,⼜进⼀步精进了。我们把100度电打磨到极致之后,就能做到740+两驱、700+四驱的⼀个续航。⼤家可以知道,我们的续航扎实程度,例如:常温⼯况下续航能达到93%、这是三元的;还有磷酸的,也能做到92%。结合这么扎实的续航,这么低的能耗,加上这种⻓续航的这个表达的话,基本上就是说,我认为,我们的主销版本、700以上的版本基本上可以撼动那些还在对于城际⻓途旅⾏有⾥程焦虑的⽤⼾。我认为我们的⻓续航版本,能够撼动这些保守的MPV⽤⼾。但是呢,同时我们也引⼊了这个5C电之后,就会让那些⾮常先锋的、⽽且已经习惯了纯电使⽤⽅式的⽤⼾,他就更容易接受了,⽽且我们的5C实际上是做了⼀次,⾮常强⼤的⼀个普及,是⼀个更具有性价⽐的⼀个特⾊。
(2)关于安全。我们纯电版本前⼀段时间有⼀些防弹宣传实验。那我们⽆论是从这个底部的防弹、侧部的防撞、包括防⾼温上⾯,我们都是做到了极致,同时,最新国标要求的“不起⽕”的标准,我们不仅满⾜了、也是远超国标好多倍的。可以说,在⾏业是⾮常领先的,我们不去说⼀些夸⼤的术语。做到了这些之后,我们既做到了⻓续航、⼜做到了⾜够的安全,也做到了补能的效率。
我们的补能效率有⼀个点,5C现在补能效率是遥遥领先的。其实我们三元3C的补能效率也做了极致打磨,把充电效率做了提升,13分钟能够充电400公⾥、5C可能更快就是10分钟400公⾥。这样的矩阵组合之后,我们纯电补能体验在⼩鹏⾃建的超充桩或者国⽹超充桩都有很好的体验之后,我个⼈认为应该是纯电MPV最强体。
接下来就是在整个⾏业⾥⾯,⼤家对于⼀个⼤⻋、⼀个MPV⽤纯电⽅式出⾏这种⽣活⽅式理念的改变,我觉得应该是⽐SUV会普及得更快。
2、刚刚也提到X9不仅可以撬动传统⽤⼾,也可以吸引更多新的⽤⼾。咱们⽬前对于X9海内外的预期销量是怎么样的?未来会不会针对海外市场推出更多针对性的⻋型?
罗杰: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前半段,下半段请Nick师兄解答⼀下。X9这⼀次销量表现既在意料之内、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内就是刚才提到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市场规模、C级MPV市场规模我是⻓期看好的。第⼆,意料之外是⼤定、⼩定是超出预期的。关于海外这⼀块,我们这⼀次订单,其实在⾹港发布会当天很多⼈是现场下定的。
我觉得它的⼀些特点打动了海外⽤⼾:第⼀,它的造型、还有它的后轮转向、包括尺⼨,是⾮常⽅便类似于⾹港或者欧洲⼀些⽐较狭窄的城区使⽤的。第⼆,我们的智能化和三电能⼒,可能是在中国第⼀梯队品牌具有绝对优势的。再者我们加了数字⽅⾯的产品⼒之后,也是得到了海外⽤⼾的认可。
Nick:海外的产品规划,是我们到2024年底已经有30个国家进⼊了,我们在北欧及整个西欧地区,⽬前基本上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在投放主流的产品,包括G6/G9,⽽且这两款⻋辆在海外销量不错。后续,X9这款产品也会进⼊欧洲市场,同时我们后续也会考虑把P7+这些⻋型拿到海外进⾏销售。所以我们后⾯整个海外的产品矩阵会越来越强⼤,包括针对左右舵、⻋⾝产品序列,我们都会考虑同样全球⻋的概念进⾏开发,所以我们后续对于海外市场包括进⼊的国家、⻋型,都会越来越丰富。
3、刚刚介绍了很多⼩鹏在超充⽅⾯的⼀些优势,我想请教⼀下在⾏业内现在都有“超充竞赛”趋势下⾯。可能竞赛的上限是什么?想问⼀下两位负责⼈,这⼀次上海⻋展可能会关⼼哪些 ⾏业趋势?⽐如偏向于智驾、智舱或者芯⽚之类的。
Nick:确实从上海⻋展之前,包括⽐亚迪的10C、宁德12C,包括整个的1千伏的架构,甚⾄是更⾼电压平台的架构,⽬前整个⼤量的都在出现。我们也觉得⾏业“卷”到这种程度的情况下,⾸先第⼀点,我们预测,包括最近也在研究⼀些27、28年的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可能下⼀阶段整个纯电动⻋会实现的就是,⽐⽅说燃油⻋加⼀箱油⽤多⻓时间?我们做过测算,基本要五六分钟的时间。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10C基本上就是5分钟左右的时间。后续整个⾏业发展不仅仅是10%到80%的充电效率,可能下⼀步就是80%到90%、90%到100%,可能全⽅位地去提⾼。但有⼀些确实是到物理上限的⼀些限制,包括整个技术的⼀些瓶颈,带来整个这种突破,我估计后续的发展基本上就是这种状态,在这种充电倍率状态下、⼤家追求极致的状态基本上就是跟燃油⼀样的体验状态。第⼆个,看到整个⾏业匹配的社会资源来看,国家电⽹现在基本上都在建1000伏的桩,整个趋势是⽐较明显、⽐较显性的。
4、想问⼀下罗总,⼩鹏X9我们也知道,是⼀款⾯向⾼端家⽤市场的智能电动MPV,在研发的初期是如何平衡家庭⽤⼾核⼼需求和⼩鹏标志性的技术标签之间的优先级的?现在有很多竞品MPV最近都在发布,X9计划通过哪些差异化的体验,重构消费者对于⾼端电动MPV的认知?
罗杰:谢谢⼤家这么关⼼X9。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的,你提到了⼀个关键词叫“⾼端家庭⽤⼾”,这⼀次X9发布叫“加量不加价”,其实也是夯实⾼端家⽤MPV旗舰定位的⼀个初衷。从四个⻆度回答这个问题:
⼀是,定位的⻆度。这个产品从定位之初开始就是⾯向家庭⽤⼾、⽽且是⾼端家庭⽤⼾,去司机感、产品⼒拉满的产品。在去年上市初期,是打造出⼀些⾮常鲜明的标签,⽐如说星舰的造型、后轮转向、魔变空间、三电续航扎实、智能智驾领先等等。在这⼀年过程当中,我们收获了2.5万名⽤⼾,他们给到了我们⼤量的反馈和建议,我们⾃⼰在跟⼤师兄、公司的⾼P聊的时候,也会提到⼀些“关于下⼀步要去到哪”的思考。最关键的⼀点是,⾼端⽤⼾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可能会从这⼀次的改变当中⼤家可以看到,第⼀个是我们发现智驾渗透率越来越⾼,所以我们全系标配了双Orin-X的智驾。第⼆个就是舒适,这个舒适其实是多维度的。除了原先具备的能⼒之外,我们把内饰所有的品质感做了全⾯提升,底盘⾼级感、NVH也做了提升,达到在⽤⼾⾼频使⽤⽇常的时候,能够给⾜他⾜够的情绪价值和⻓期的体验,包括家⼈⼀起在⻋上⻓期愉悦的感受。
⼆是,产品⼒上达到了⼀个就是,⼩鹏这边,有时候⼤家说是⼀个技术型的企业,核⼼就是“集成式技术融合创新”,把⽤⼾想要的和我们当下能够做的技术,在⼯程上挑战到极致,给到⽤⼾。⽆论是(X9)顶上的“⽆感通⻛”,还是165毫⽶宽过道的中通道零重⼒座椅,都是让⼯程师挑战满⾜⽤⼾使⽤场景下、极致做到最优解的点,我觉得这是⼀个把技术做到极致、再把场景约束到极致的⼀个结果。这个结果刚好也是得到了⽤⼾的认可,包括:我们之前的后轮转向,跟第三排魔变空间,做了⼤量的⼯程创新,应该叫集成式的⼯程创新和⽤⼾场景的融合。这个就是能够打动(⽤⼾)。我觉得这个产品⼒,⾄少在2-3年内是很难被超越的。也就是说,别⼈可以也做魔术收纳、后轮转向等,但是把这些东西全部融合到⼀块,我觉得如果没有思考清楚底层逻辑,是短时间很难追上来的。
三是,这⼀次把续航和充电速度进⼀步提升之后,打消了那些从混动、或者稍微保守的⽤⼾转化纯电的疑虑。这⼀块我们能够给到⾼端家庭⽤⼾更多的⼀些他们真正能得到的⼀些利益点。从这个来说,我们会跟别⼈不⼀样。最后⼀个问题提到竞品,其实我认为我们不太好指向具体的竞品。我觉得现在只是看同价位,如果有三排座,SUV的⽤⼾都可以看过来。
5、想提问⼀下Nick。前不久上市的新款G6和G9的市场表现如何?⽤⼾分别选择哪个配置⽐较多?从⽤⼾的选择当中,能否总结出⽬前纯电产品消费的新趋势?
Nick:2025款G6/G9订单量、包括进店量,是远超我们的预期的,确实是超过我们想象的⼀个量,所以我们现在在交付过程中在抓紧交付、提产的过程。⽽且这个⽉G6、G9的交付量,已经上来得⽐较多,这是第⼀点。第⼆点就是,很有趣的⼀个现象,就是2025款G6⽤⼾整体上很年轻。尤其是,我⾃⼰去交付中⼼做了⼏场交付活动、我⾃⼰⾛了⼀些交付店,可以看到年轻的两⼝,包括95后⼤量购买这款⻋型。他们购买很核⼼的就是⼩鹏的智驾、5C超充、续航时,基本上跟我们之前预测的⽤⼾画像是⽐较接近的。
⽬前2025款G6主销版型是625科技版、17万多的这个版型,⽬前能够占到50%,这跟我们前期的设计基本上是⼀致的。2025款的G9订单远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测,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加紧⽣产。核⼼的就是725、680这个版型销量都是⽐较多,我们在这两款⻋型上加⼤⽣产。我们发现2025款G9的⽤⼾⼤部分都是置换的、75%,我们也看到⽤⼾⾥⾯有⼤量的奔驰E的、包括宝⻢5系⽤⼾过来置换这款⻋型。新款的G9包括订单、⽤⼾还是蛮有趣的,⽽且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年轻⽤⼾也⽐较喜欢2025款的G9。
6、我代表G9预定⻋主问⼀个话,⼤家确实对这个问题还是⽐较关注的。如果下⼀代平台的硬件出来之后,我们的智驾,现有的我们刚定了G9的同学,⻋的智驾能不能拉平或者能拉平到什么程度?
Nick:简单解释⼀下,⼤家可以看到⼤师兄、包括最近婷婷都在解释,我们新上来的⼤模型确实超乎我们想象的适应能⼒。包括现在,⻋端⼤模型上了之后,通过蒸馏和剪枝的技术,⽬前确实能够实现在现有算⼒基础上实现⽐较好的效果,⽽且也是在智能辅助的场景下实现更多的体验。这是第⼀。第⼆,我们也接到了更多⽤⼾对硬件升级,包括OTA的需求,我们也在做相应的研究性的⼯作。如果有结果的话,我们会尽快同步给我们的⽤⼾。
7、想请问⼀下关于P7+还有超充的问题。今天不是发布了超充版本的⻋型嘛,想问⾸先这个⻋推出,因为之前我们G6、G9和X9都有了,那其他⻋型会普及5C超充技术吗?随着超充版本的⻋型有了,怎么看后⾯市场中、还有在和竞品相⽐的竞争⼒提升?
Nick:P7+这款⻋型是我们去年11⽉推出的⻋型,这款⻋型空间媲美SUV、整个舒适性媲美SUV,同时他还拥有这种⽐较好的、轿⻋的这种驾控的⼀个体验。我们这⼀次升级推出了更⾼端的版本,旗舰版,把5C、CDC智能阻尼悬架调节系统也上了,主要考虑的是,第⼀,快充的问题。我们确实发现,我们原有的⻋型是在20万以下的市场,跟市场产⽣了更多的这种竞争关系。也看到最近的市场还是在20万元以上有更多⻋型的投放,包括市场的主流也在那个区间,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想20万元市场⾥⾯进⾏新的攫取销量的机会。
第⼆就是5C技术包括我们家的电池,⽬前做到的是⾼包和低包,轿⻋和SUV的两个电芯尺⼨,都能够实现5C的技术,包括续航、包括充电、包括安全,我们都做到⽐较极致的⼀个状态。我们觉得整个⾏业⾥⾯,可能在今年这种倍充的时代,可能在20万以上的市场,基本上是能够实现⼤规模应⽤的状态。我们也是把5C带到了17万、18万左右的市场,基本上是⾏业的独⼀份的状态,因为下⾯的市场是没有超充和倍充的。所以我们觉得整个市场的竞争到了,在这个时点上由AI的这种技术赋能过来的这种能⼒,我们是有机会实现这个领先的状态。
8、我们展区有展出⼀块,枪击以后还能使⽤的电池。最近工信部发布的⽂件说是把动⼒电池不起⽕、不爆炸的要求设置为强制性的要求,这样的要求⽹上称之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 量” 。⼩鹏汽⻋怎么看待这样的电池安全要求,以及⽹上⽹友对于这样安全要求的反馈?⼩鹏汽⻋是怎么样保障电池上的安全?
Nick:我们最新的5C电池、包括之前设计的⼀些电池,⼀直都是⾼于国标设计的状态。我们家的整个电池顶盖是四层保护、侧壁也是有五层保护,电芯⾥⾯的隔断也是五层的、底层四层保护,我们是全⽅位保护措施。如果说参数的话,我们整个上盖能够承受住1000℃的⾼温温差,侧⾯能够承受住20吨的撞击,底部也是2000焦的撞击。内部也做了隔绝系统,包括隔绝棉,包括电芯内部安全冗余性的设计,包括进⽔设计,也能够做到把电池放到⽔⾥24⼩时不渗⽔、不漏⽔的状态。我们从安全设计冗余⽅⾯已经在电池上做了⾜够的要求,实际上我们早早就满⾜了国家新的标准了。
9、⼩鹏刚刚也说了⾏业AI辅助智能驾驶安全训练营,我想问⼀下这个背后的考量是什么,以及我们后续对于这个辅助驾驶功能开发的规划。
Nick:我们俩是⻋型负责⼈,关于智驾这⼀块我尝试谈⼀谈出发点和怎么思考的。第⼀,其实⼤家可以看到对于智驾法规、OTA的法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的,我们也是紧跟国家的要求。确实应该越来越严,不应该出现⼀些随意的测试。或者说当⼀些新⼿没有接触过智能驾驶的⽤⼾,然后就轻易草率的上路使⽤辅助驾驶;⾃动驾驶、辅助驾驶到时候可能会有产品经理陪同或者是有更好的、更加能够让⽤⼾上⼿的⽅式使⽤辅助驾驶,就是第⼀,为了降低没有接受过智能驾驶⽤⼾上⼿的难度,还有第⼆,就是更好的伴随其让其更好的使⽤过程,第三,也是能够让⼤家在使⽤智能辅助驾驶的时候更安全,包括对于整个社会公共交通也更安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新⻋型上基本上是属于全系标配了智能辅助驾驶的⾼阶算⼒芯⽚和⼤模型,接下来、其实今天⼤师兄在发布会上也提到,加⼊了世界⼤模型运算。第⼀,我们在运算量上是领先于同⾏的,第⼆个就是我们世界⼤模型的蒸馏算法,蒸馏和算法不断加持本地模型上的能⼒,就会⽐原先的能⼒是除了满⾜正常的辅助驾驶之外,我们的算⼒也是具备安全冗余的。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说我们在视觉智能驾驶这条路线上,我们现在是真正⾛在了第⼀梯队。
(图/文 网通社 王颖萍)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