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上汽大众展台中央停着一台“不合群”的大家伙——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
导语2025年上海车展,上汽大众展台中央停着一台“不合群”的大家伙——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台上,上汽大众品牌执行总监李俊笑着说:“以前我们说不做增程,现在要‘反悔’了。”谈笑之间,我们不禁想问,这家德系巨头如今又打起了什么样的如意算盘?
一、从“绝不增程”到“闪电战”
上汽大众曾公开表示“不做增程”,但ID.ERA的亮相却像一场精心策划的“闪电战”。李俊坦言:“市场变革里,唯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这句话背后,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浪潮下的集体焦虑。
中国新能源市场早已不是“蔚小理”独舞,理想、问界等增程车型以“续航无焦虑”的口号吃掉了30万级家庭用户的大蛋糕。上汽大众的油车基本盘虽稳,但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0%的合资阵营急需破局点。ID.ERA的推出,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用德系招牌的机械素质,切开增程市场的红海。
二、德系基因嫁接“中国速度”
ID.ERA的研发藏着上汽大众的“小心机”:这台车不再是“狼堡设计、中国组装”,而是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的全球车型。用李俊的话说:“以前是拷贝,现在是哪好用哪。”
动力系统最能体现这种“混血优势”。EA211 1.5T EVO II发动机被称作“节能王”,搭配350km纯电续航和1000km综合续航,既保留了德系对燃油效率的极致追求,又塞进了中国用户最爱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更狠的是底盘——双腔空气悬架、后轮转向、毫秒级路况预判,这些百万豪车的配置被“下放”到一台家用SUV上。范必欧透露,研发周期从48个月砍到24个月,但漠河极寒测试、新疆高温测试“一个都不能少”。
三、家庭用户的“甜蜜陷阱”
ID.ERA瞄准的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家庭用户。二胎家庭爸爸想要操控,妈妈看重安全,孩子哭着要动画片——这些场景被AI座舱精准拿捏。情绪识别系统能自动放动画哄娃,后排“行政座椅”可一键躺平,甚至车灯都能通过“光语”和外界互动。
但增程赛道早已杀成血海。理想L9、问界M9虎视眈眈,ID.ERA的底牌是什么?李俊的答案很直白:“德系品质是刻在骨子里的DNA。” 比如338项电池测试远超国标,车身高强度钢占比80%,这些“看不见的成本”恰是家庭用户隐性的安全感。
四、一场反向输出的“技术起义”
ID.ERA的野心不止于中国市场。范必欧直言:“这套增程系统未来会反向输出全球。” 曾经的“市场换技术”模式,正在变成“技术换市场”。
这种转变早有伏笔。帕萨特Pro中国版价格仅为欧洲同款的60%-70%,配置反而更高;与宁德时代、华为的合作让ID.ERA的电池和智驾系统跻身第一梯队。用李俊的话说:“现在是我们用中国智慧给德系基因‘充电’。”
结语:坚守造车底线
站在车展聚光灯下的ID.ERA,像极了合资品牌的缩影:左手紧握德系的工艺底线,右手拥抱中国的创新狂潮。当有人质疑“增程是过渡技术”时,上汽大众用行动回答:活下去的战术可以灵活,但造车的底线永不妥协。
这场“反悔”背后,或许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但能肯定的是,当大象学会跳舞,市场的游戏规则可能要重新书写了。
(图/文 网通社 未知)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