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TSI 手动畅行版 1.5L 自动畅行限量版 200TSI DSG畅行版 200TSI DSG悦行版 200TSI DSG智行版 200TSI DSG悦行PRO版 200TSI DSG智行PRO版 280TSI DSG尊行版 300TSI DSG尊行版
1.5L 自动30周年纪念版 1.5L 手动 时尚智联版 1.5L 自动 时尚智联版 1.5L 手动 舒适智联版 1.5L 自动 舒适智联版 1.5L 自动 精英智联版 1.5L 自动 豪华智联版 200TSI DSG 舒适智联版 200TSI DSG 精英智联版 280TSI DSG 精英智联版 280TSI DSG 豪华智联版
传奇 1.5L 手动 时尚型 国VI 传奇 1.5L 手动 领先型 国VI 传奇 1.5L 自动 时尚型 国VI 传奇 1.5L 自动 领先型 国VI
11月15日,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发布了《2015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显示,1-9月中国汽车市场进口量为80.1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3.9%;进口汽车上牌87.4万辆,同比下滑10.8%,预计2015年进口汽车市场销量下滑8%左右,2016年仍将有个位数的下滑,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定位将从“量化经营”回归到“市场补充”为主,市场稳中趋降。
导语11月15日,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发布了《2015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显示,1-9月中国汽车市场进口量为80.1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3.9%;进口汽车上牌87.4万辆,同比下滑10.8%,预计2015年进口汽车市场销量下滑8%左右,2016年仍将有个位数的下滑,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定位将从“量化经营”回归到“市场补充”为主,市场稳中趋降。
主力国产,进口市场“内出血”
在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进口汽车市场的下滑似乎是“意料之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中国乘用车销售1600余万辆,同比增长3.9%。而《年度报告》显示,今年1-9月中国汽车市场进口量为80.1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3.9%;进口汽车上牌87.4万辆,同比下滑10.8%,预计全年将下滑8%左右,明显快于整体汽车市场增速的回落趋势。
从进口汽车上牌量的月度变化,则可更显的感受到市场的“寒意”。中商汽车查阅《年度报告》发现,今年1月份进口车上牌13.2万辆,同比下滑15.8%;2月份受平行进口等因素短期拉动,进口车上牌量9.1万辆,同比增长24.8%;之后5、6、7三个月,上牌量同比下滑18.6%、13.7%、13.5%,虽然8月受上一年小基数影响,降幅回调至7.4%,但9月降幅又扩大至16.6%。
就其背后的原因,《年度报告》分析认为,国产化给进口车整体销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2014年底到2015年,包括奔驰GLA、英菲尼迪的Q50和QX50,路虎极光、沃尔沃XC60、福特锐界、凯迪拉克ATS、Jeep自由光、路虎发现神行等车型先后实现国产。这些车型无疑是进口汽车市场的“量销”车型,占2014年中国进口汽车销量的15%。与此同时,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数据估算,诸如Q50和QX50、ATS等进口车型在2015年前三季度累计占比仍超过5%,这部分销量在2016年将基本消失。从2015年底到2016年,虽有32款新的进口车投放中国市场,但竞争力较强的上量车型几乎没有,主力车型国产造成的进口汽车市场“内出血”还将继续持续。
豪华车增量将主要来自国产化。
对于进口汽车厂商来说,国产化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中商汽车表示:“中国的政策是倾向于要求厂商国产的。而厂商将进口转成国产,对自己有利,对中方也有利,实现了销量增长,也提升了中方的技术水平。”
目前,中国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之后根据排量不同,还需要缴纳包括消费税、17%增值税和其他费用,以大于4.0L排量为例,其综合税率是车价的142%。税率成为提升进口汽车价格和推动厂商实现国产化的重要推力。
而国产化带来的收益也非常明显。奔驰作为今年豪华车市场逆势增长的典型,根据中商汽车获得的进口量与进口上牌量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奔驰进口量同比增长4%,进口上牌量同比增长12%。奔驰官方向中商汽车表示:“从去年以来,本土生产车型增加了全新长轴距C级车和GLA SUV,再加上长轴距E级车和GLK SUV,奔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主力车型都实现了国产化,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更灵活地调整产能。”而新的国产车型也为奔驰逆势增长的重要推手。其前三季度实现销量26.6万辆,同比增长30.8%,其中国产车型销量约为16.5万辆,同比增长46%。
与奔驰类似受益于国产化的还有英菲尼迪。根据中商汽车获得的进口量与进口上牌量数据显示,受主力车型Q50和QX50国产影响,今年前三季度,英菲尼迪进口量与上牌量下滑56%和26%,但其销量达2.84万辆,同比增长37%,其中国产车型同比增长16.6倍。英菲尼迪负责人也公开表示,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本土化。
凯迪拉克在国产ATS之后,销量也提升至5.69万辆,同比增长12%,其中国产车型同比增长53%。捷豹路虎除外,几乎所有国产主力车型的豪华品牌都实现了整体增长。
厂商关系被再次拷问
《年度报告》预计,2015年进口汽车市场销量下滑8%左右,2016年仍将有个位数的下滑,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定位将从“量化经营”回归到“市场补充”为主。在“市场补充”的“新常态”之下,最为拷问汽车厂商经营能力的,便是厂商关系。
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信息数据库相关统计,中国进口汽车行业库存(包括跨国汽车公司和经销商的两部分库存)深度从2011年底的2.5个月(需要2.5个月消化库存量),快速攀升到2014年的4.2个月。进入2015年,行业库存峰值在4月和7月分别达到5.1个月和5.18个月,到9月有所下降,但也在4.94个月,远高于1.5-2个月的健康库存水平,“压库”仍是行业普遍现象。
汽车作为高价值商品,库存费用庞大,周期越长则财务成本越高。一位豪华品牌经销商告诉中商汽车,其每年的财务成本约为8%。为尽快消化库存,回笼资金,经销商只好不断降价、打折,最终造成新车亏损的恶性循环。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向中商汽车表示。“在新常态之下,必须改变以产定销的模式。未来能够获得成功的汽车销售理念,在于能够解决厂商(主机厂与经销商)关系和市场导向的问题。”
《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伴随着行业库存高企,进口车市场终端优惠幅度自2014年9月份以来持续加大,价值2015年9月,进口车市场平均优惠9.29万元,优惠幅度为14.2%,已超过2012年的最大优惠幅度。而反观雷克萨斯的折扣率,则仍处于10%左右。
作为一个纯进口品牌,雷克萨斯今年在进口豪华车品牌的排位当中上升至第三名,实现销售59975辆,同比增长5%。除NX的新品效应之外,良性的厂商关系无疑是其销量提升的隐形推手。
为什么雷克萨斯不依靠打折?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江积哲也向中商汽车表示,这主要是因为雷克萨斯进行了非常良好的供需管理。目前整体豪华车市场的平均库存不到2.5个月,但是雷克萨斯能够把经销商的库存控制在0.6个月(两周)的水平。“如果有大量的库存,就意味着必须支付非常高额的利息。但是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不是为了客户而工作,而是为银行打工,这样可笑的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
从中商汽车获得的进口量和进口车上牌量来看,今年前5个月,雷克萨斯进口量持续低于上牌量,直到6月份才大于进口量,之后进口量与上牌量月度差额也维持在2千辆左右。江积哲也表示,雷克萨斯一直秉承,顾客第一,经销商第二,厂家第三的理念,这样的排序并不是为了好听而有意为之,而是因为只有把顾客利益放在最前面,把经销商视作合作伙伴,厂商最终才可以得到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已完成厂商关系重建的奔驰则向中商汽车表示,经销商库存是一个重要指数,但对待起来也不能一刀切。在一些交通物流不方便的地方,经销商其实需要保持一定的库存以满足销售需要。从整体情况来看,奔驰经销商的库存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健康的水平。
平行进口“生不逢时”
在市场增速回落的大背景下,失意的不仅是一些汽车厂商,此前希望借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东风”起飞的平行进口市场也将遭遇“无风的尴尬”
在2014年年底,肩负打破垄断“重任”的平行进口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副秘书长陈璟玥透露,在美国,平行进口的车辆占汽车零售总量份额的20%左右。按2013年中国汽车销售总额超过3万亿元推算,未来几年我国平行进口汽车规模将超万亿元。
与此同时,国务院陆续批准四个自贸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截至目前,四个自贸区累计认定的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企业数量已达78家,其中上海17家,广东14家,天津35家,福建12家。
但平行进口却并未如愿“火”起来,《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中国平行进口汽车81255辆,占同期进口汽车的10.1%。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一些跨国汽车公司采取加强对国外经销商的管控、拒绝为平行进口汽车保修、调整发动机排量等策略,增加了汽车平行进口试点难度;二是平行进口汽车与我国现行通关、征税、检验、强制性产品认证、环保标准以及“三包”、“召回”等制度政策方面还未完全衔接配套;三是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需求不足,对平行进口汽车的销售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但《年度报告》的观点则认为,随着汽车厂商对应政策调整,以及中规车市场成交价格的下探,汽车平行进口商将逐步由同质化竞争转为差异化经营。新、奇、特车型或将通过平行进口渠道有所增长。因此未来平行进口车比重将维持在进口汽车市场份额的8%-10%左右。而目前平行进口的主力车型也正是中规车市场销售的主力。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平行进口的前景十分堪忧。随着进口车市场萎缩,竞争将更加激烈,平行进口的那点价格优势很容易被中规车打破,它的潜能恐怕不像当初人们想象传说中的‘万亿级市场’,只能小打小闹,弄点边边沿沿的东西,能维持原来的规模就谢天谢地了。平行进口显然面临着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否则,倒霉的是经销商和消费者。今年以来,已经有一些平行进口汽车经销商跑路了,特别是在成都。而它们的用户实际上已经被抛弃了。”
进口同比下滑23.9%,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反馈曲线,而以往高歌猛进的进口车如今成为车市减速中最大的输家,豪华车国产、厂商关系和平行进口这三大课题确实到了应当重新思考的时候了。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