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牵动“中国神经”(中)【破冰之举】

中国汽车四十年原创

王从军

2018-05-11

1985年4月,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共同发起在北京召开跨行业研讨会。这次会议对汽车产业转型(由卡车转向轿车)及发展方向作了

导语

【编者按】汽车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最为紧密的晴雨表,它既是时代记忆也是社会表情。《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从而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接上期:汽车牵动“中国神经”(上)】

提到轿车为何绕着走

研究表明,世界汽车保有量中,四分之三是轿车,而80%以上的轿车是供家庭使用的私家车。世界上不少工业先进国家的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是发展轿车工业和轿车大量进入家庭的结果。

把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建设,是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而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的两个基础是:首先是轿车产量占汽车工业的比重在60%以上,其次是轿车大量进入家庭。这才是撬动中国经济的支点。

然而,在这次研讨会上,提到轿车还是绕着走,轿车并没有成为研讨的主角,所占内容也不多,大家关心的还是产业的失控,如何应对“汽车热”所产生的散乱差的加剧。

与会者认为,汽车工业现在面临着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各地纷纷争上汽车项目,竞相引进,盲目发展,这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已经有失控的危险。大家焦虑的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需求与生产、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工业的三大关系。这次会议提出了如何“替代进口”和“出口导向”的发展目标。

今天看来,当时的着眼点,还是管理者的思维,提出的目标显得有点不切合实际,错判了需求,低估了合资,忽视了竞争。迄今为止,“以产顶进”做到了,实现了“替代进口”,但“出口导向”依旧纸上谈兵,反而使国内市场国际化了。

“汽车工业发展要走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和联合起来发展汽车工业的道路。”这是此次研讨会的关键词。今天看来依然没有过时。值得关注的是,充分利用现有汽车工业的基础,将地方、部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组织起来,按国家发展规划,本着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原则组建起一两个大厂的设想,至今还在路上,没有完全落地,也成了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

不过,当时对轿车的研究还没热起来。不是没关注,而是思想还不解放。但有人已经提出“汽车工业要成为支柱产业,必须发展轿车工业”的观点。有趣的是,在轿车的称谓上,大家还是习惯用小客车(含小轿车和吉普车)来表示,如有人在论述“轿车工业战略目标”时,对引用资料中出现的轿车还是予以回避,改称小客车。

说明当时谈论轿车还是有所顾忌,尚未完全放开。但研究表明,小客车(轿车)发展将推动我国汽车工业持续递增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时任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的张磐在发言中说,“据国外经验,小汽车的爆炸性普及的条件是小汽车价格为人均国民收入的1.4倍,此时才会出现‘汽车热’。”他认为,“汽车热”至少应在“住宅热”之后出现。而陈祖涛在发言中提出汽车供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他说,“尽管汽车产量每年都是大幅度增长,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不得不大量进口汽车。1984年进口23万辆汽车,估计今年(1985年)还要大量进口。”

以上说的进口车大多数是轿车,也就是张磐说的小汽车,进口量超过了我们年产量的三分之二。而各省市都在找国外汽车企业谈合资引进,又都是轿车项目。

福特公司代表对陈祖涛说,“你们有22家工厂找我谈引进,谈合资,谈CKD。”发展轿车,在当时以卡车生产为主的汽车工业可谓“禁区”,涉及的敏感问题已不仅是产业的转型,还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改变。触碰的是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和重新决策。中央领导在听取发展轿车汇报时说,这是大事,须谨慎,要商议。如此重大的改革,不说要伤筋动骨,至少是一场观念的革命。对此,陈祖涛回忆道:

1982年上半年(上海提出大批量生产上海牌轿车),正式向国务院提出报告,要求自己生产轿车,以满足国内“公务用车的需要”。报告要经过国家计委、经委。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决策机构里有部分人的思想很保守。

“轿车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决不能为它开绿灯”的思想很浓。为此,我和一位地位很高的官员在会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当他一再表述“轿车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产物,决不能为它开绿灯”的观点时,我再也忍不住了,质问他:“你坐轿车吗?”

他回答:“坐。”

我问:“为什么你能坐,别人就不能坐?为什么你坐就不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别人坐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他一下子就火了,冲着我大声说:“陈祖涛,你可以在《人民日报》上写文章批判我,但是,对轿车生产就是要像计划生育那样严格控制,一辆也不准多生产。”


主编点评

轿车曾是个问题

进入新时期的中国汽车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方向问题。纵观世界汽车发展历史和周边的日韩汽车的崛起,似乎都意识到发展经济离不开汽车工业这个“火车头”的引领。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发展汽车工业又离不开轿车产业。而轿车在现有的体制下,被看作“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尚未完全解禁。而国家已经把发展汽车工业当作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对待,并写进了“七五”规划,对业界来说,怎么办? 

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对于轿车的饥渴几乎是全国性的“大热门”。进口泛滥,走私猖獗,如狂潮般席卷而来,供需矛盾迅速被激化,上升为社会问题。如何挡住进口,遏制走私,以产顶进, 替代进口,出口导向等,成了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而且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议事日程上来。 

于是,也就有了对“道”的研讨之必要。而单纯的一个产业研讨已不足以解决“术”的焦虑,需要清晰的战略和方向把握才能指引产业发展。故有人说,1985年在北京举行的“汽车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研讨会”是明确发展方略和方向的“神仙会”,讨论的中重心议题是产业的转型(由卡车生产为主向轿车生产为主的战略转型),却又绕开轿车在避讳,只谈小汽车和客车。春天来了,却乍暖还寒。 

回顾这场研讨,有助于我们对发展轿车问题上的思想交锋的了解,显然并非“姓资姓社”那么简单,而是面对国门打开之后现实的严峻和抉择。应该说,发展汽车业并非没有战略,而是变化太快,准备不足,方向依然明确,目标清晰。事实表明,以产顶进我们做到了,但出口导向还需努力。应该说,这场研讨的现实意义至今还没有过时,不少观点和激辩并非远去,只不过换了布景而已。如果说,过去争取轿车解禁是为了产业发展的话,那么,今天重新认知轿车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王从军,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新闻网总监,中国质检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中国质量报》高级记者。本书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标签
汽车牵动“中国神经”(中)【破冰之举】

精彩推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