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
写在前面:ID6X入手750天,行驶近25000公里,短距城市道路和长途高速皆有。本来的想法是自美于心,懂得都懂,不足与外人道也,只是最近新能源的舆情汹汹,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人之力改变不了许多,只是把自己选车、用车的过程和感受分享出来,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到,能为他在选车的时候提供一点点帮助,也就值了。
【购车经历】
心路历程:油车→新能源→纯电→大众 2022年初,家里添人进口,荣升四口之家,如果算上双方父母,家里原来的五座途安不太能满足需求了,这时候就考虑换车了。当时的车市,新能源尤其是新势力造车如雨后墙边的绿苔藓,八百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台;另一方面,已经有传统日系、美系厂商退出或被传退出国内市场。这时候,车子满足需求是一方面,还要同时考虑生产厂商能不能维持下去。 回到选车,选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自己的用车场景,我大致分了一下:市区内范围用车 60%,单程300KM 30%,单程500KM 10%。地下停车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 我先分享下自己的想法,可能有失偏颇,以我狭隘的观点,组成整体的分系统越多,出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选纯电。至于选择哪个品牌,我认为不能简单分成国产及合资,国产品牌有为了圈地虚假造车的,也有踏实做研发的;合资车也有拒绝进步,虚情假意敷衍消费者的。我有种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现阶段造车可能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可是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传承积累的厂家总有些自己的坚持。 由于我的上一辆车是上汽大众,用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三大件没有问题,为我们家做出了实打实的贡献;第二,即使是4S店有点松懈,我还是可以通过上汽大众的400电话解决问题。所以,ID6x上市后,我就一直在关注,等待了大概一年,期间试驾了两次,印象深刻的是两点,一是加速性能,相信这是从油车转变电车后大多数车主的感觉;另一点是相对平缓的动能回收,没有想象中被拽住的感觉,类似油车轻点刹车的体验。在上汽大众推出赠送ID豆和价格优惠后,我就拿下了现在这辆ID6X。
【提车价格】
提车价格25.5,保险约5K,用当时赠送的ID豆换了充电桩、终身质保、终身免费车辆保养。4S店又送了车窗贴膜、坐垫、脚垫,还有一次漆面封釉。
【充电时间】
20%→80% 约35~45分钟。厂家宣传的是30分钟,实际上会稍慢一点。
【续航】
城区道路 550KM(春秋)350~450KM(夏冬,空调);纯高速(时速120-140,空调20-23℃)约300-450KM
【驾驶感受】
底盘扎实,整体感非常强,2.2吨的车重+电池下置(重心低)+大众的底盘调校,共同促成了非常棒的操控体验。在市区道路,红绿灯起步迅速,变道超车干脆利落。高速上超车没有任何压力,即使140~150的时速下依然稳定,让人非常有信心。 转弯半径小,轻松2车道掉头,在窄路行驶时心中更有底。 B档,最近发现B档的优势,在雪地行车时使用B档,可以在保证车辆不失控的情况下减速,避免了刹车力度过大可能引起车辆失控的风险。
【乘坐感受】
空间充足:日常一家四口短途游,五座即可轻松应对,储物空间非常富裕。300KM左右的出游,第二排是老二的儿童座椅和女王座,还能放下二宝的奶粉、奶瓶和水果零食,三排的一个座椅是老大(10岁)的私密空间,旁边放上零食、水杯和毛绒玩偶,副驾及后备箱带上老婆孩子的零零碎碎,完全没压力。 D档和B档的应用,车的舒适还是在人开,合理应用B档并不会让乘坐人不舒服。相反,D档下的大脚刹车,会让人晕车。
【用车反馈】
首先对车辆最不满意的是车机,主要是反应慢。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在地库度过了冬天,没有出现黑屏的问题,升级后的车机版本是2820。好在carplay是好用的,就本人来说,导航和听歌就能满足我对车机的需求。 其次是车辆的续航,因为家里有充电桩,所以在绝绝大多数情况下,我是没有续航焦虑的。在高速行驶时,所在地高速上的充电桩布置丰富,而且几乎全部功能良好。我个人的体会,在250~300KM左右尽早补能,是比较稳妥而且保证通行效率的方法。 最后,人车是一个相互选择,互相适应的过程,以我自己的用车场景,ID6X完全满足了我们一家的需求。春暖花,希望ID6X能在新的一年陪伴我们去更美的远方。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